ROS Group 产品服务
Product Service 开源代码库
Github 官网
Official website 技术交流
Technological exchanges 激光雷达
LIDAR ROS教程
ROS Tourials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机器视觉
Computer Vision
不要让自己陷入死循环,改变命运的社会学定律28条
-
一、蝴蝶效应:小翅膀引起大飓风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造成遥远国家的一场飓风。蝴蝶效应是由气象学家洛伦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3年提出的。
社会学说明:一个微小的坏的机制,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引导、调节,最终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这被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相反,一个微小的好的机制,只要加以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定会产生轰动效应,这被称为“革命”。
类似谚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牵一发而动全身”;“成功,往往从小事开始。危险,也往往源自一个小小的疏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小心驶得万年船”。二、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就就行,不行也行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译为“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经过验证而提出来的,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是对此效应的形象描述。它意味着,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可能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谚语:“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扶’不行。”
启示:充分尊重他人的自尊心,调动他人的自信心;鼓励和赞美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把责备变成祝福。三、鲶鱼效应:引进外部机制,刺激内部力量
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 :源自挪威的一个故事。鲶鱼本身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特点来保证沙丁鱼活着,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鲶鱼效应就是说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四、水桶效应: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的木板
水桶效应(Buckets effect / Cannikin Law ):也可称为短板效应(理论)、木桶原理。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启示一: 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启示二:“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在扬长避短中,把你的业绩建立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上更合理一些。按照德鲁克(Drucker)的话说,就是“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
五、破窗理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破窗理论:讲的是,假如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没有及时找人修理,隔不了很长时间,剩下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别人打破。一面墙壁,如果被人乱涂乱画,没有被及时清洗,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人们通常不会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出现垃圾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乱丢,丝毫不会感到羞愧。这就是破窗理论。
启示:必须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类似于成语“防微杜渐”。六、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社会领域。其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他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美誉、地位等)获得成功与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类似谚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启示:要保持优势必须做大做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道德经》七、墨菲效应: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指: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演化版本: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八、羊群效应:有样学样,盲目效仿
羊群效应 - 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也称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从众心理。“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九、刺猬法则: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刺猬法则(Hedgehog Effect),讲的是由刺猬命名的一种社会学原理。所谓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十、手表定律:两只手表带来的矛盾
手表定律(Watch Law):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甚至可能产生混乱。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件事情无法完成;
对于一个人,也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当面临多块手表时,果断扔掉多余的手表,只留下一块。十一、霍桑效应:你是一个“社会人”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就是所谓“社会人理论”或“宣泄效应”,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将自己心中的不满与诉求发泄出来,以激发成员的工作激情,发掘成员的工作潜力,最终实现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与命运争吵的人,永远无法了解自己。 ——(美)惠特曼十二、帕金森定律:各司其事,人尽其非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亦称“官场病”或“组织麻痹病”,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源于英国学者C.N.帕金森所著《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十三、华盛顿合作定律:1+1<2
华盛顿合作定律(Washington Company Law):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十四、零和博弈:1+(-1)=0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也称零和游戏、定和博弈,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十五、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称“奥康的剃刀”,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奥卡姆(Ockham)在英格兰的萨里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十六、彼得原理:大多数主管必已达到他们的不胜任阶层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它与“帕金森定律”、“墨菲定律”并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十七、垃圾桶理论:源于垃圾桶内的故事和笑话
垃圾桶理论(The Garbage Can Theory):垃圾筒模型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决策制定模式。这个名字是从组织的一系列决策指定中产生出来的,这一模型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教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科恩(Michael D.Cohen)、奥尔森(Johan.G.Olsen) 等人于1972年提出。该模型认为,企业员工面对一项决策时,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都被扔进了垃圾筒,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最终决策的组成部分。十八、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很重要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启示:1、管理好自己的“第一印象”。
2、与人交流要真诚
3、努力克服先入为主十九、约拿情结:渴望成长却又害怕成长
“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简单地说,“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 其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它的存在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
启示:1、消除对成长的恐惧
2、除去怨恨和嫉妒
3、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二十、晕轮定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启示:1、注意“投射倾向”和“第一印象”
2、注意“刻板印象”,避免“以貌取人”
3、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4、要避免出现“循环证实”的情况二十一、蘑菇定律:像蘑菇一样生活
蘑菇管理定律(Mushroom Management):“蘑菇管理定律”指的是组织或个人对待新进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因为初学者常常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只是做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有时还会被浇上一头大粪,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组织或个人任其自生自灭,初学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这种情况与蘑菇的生长情景极为相似。一般在管理机构比较正式的大企业和公司里,这种情况比较多。二十二、250定律: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50定律: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提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启示:顾客就是上帝;重视售后服务;真诚对待每一个人。二十三、踢猫效应:人与人之间的泄愤连锁反应
踢猫效应:指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启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愤怒迷惑自己;寻找正确的发泄渠道。
谚语:“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一个人的愤怒,让另一个人体会,就会变成两个人的愤怒;一个人的快乐,让另一个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个人的快乐”二十四、安慰剂效应:成功源于你的自信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二十五、阿伦森效应:态度的改变源于奖励的改变
阿伦森效应,是指随着奖励的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的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大多数人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二十六、酒与污水定律:赶快把“烂苹果”扔掉
酒与污水定律(Wineand Sewage Law):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谚语: 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一条臭鱼坏了一锅汤。二十七、布里丹毛驴效应:当断则断,不断则乱
布里丹毛驴效应: 又称布里丹之驴、布里丹选择或布里丹困境,人们常把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启示:
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选择A,担心失去B;选择B,却又担心失去A。正是这种举棋不定的心理,让我们失去了最佳的决策时机。
2、一山看着一山高。我们爬上了一个山头,本来这山头是最高的,可我们看到的是其它的山比它还高,但我们到了另一个山头,却发现还是原来的山最高。
3、选择只要适合,不追求最好。
4、制定的目标要有可行性,并不断修正原目标。二十八、二八定律:抓住属于你的百分之二十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启示:1、学会选择,懂得舍弃;2、不做自己的奴隶,学会说不;3、寻找生命中的20%,让它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摘自《世界上最神奇的社会学定律》一书。